種植洋蔥的規則和時間

傳統上,種植洋蔥分為兩個階段:種植種子,即所謂的黑種草,然後種植所得的洋蔥組,實際上,成熟的球莖就從中生長出來。幼苗非常密集地種植在每隔五厘米的淺槽中或連續的寬條中。當植物上出現的葉子變乾時,將直徑長到1-2厘米的球莖拔出,在陽光下乾燥一周,並小心地壓碎根部和頂部(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剪掉) 。
種植洋蔥的時間是在晚春,此時氣溫達到18度。一般來說,這個時間是五月上旬,但是,根據該地區的氣候條件,種植洋蔥的時間可能會改變幾週。同時,及時將洋蔥種植在地裡對於植物的進一步發育並獲得豐收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晚播會對球莖的產量和品質產生負面影響,而早播則可能會導致不必要的開花和箭頭的形成(但是,如果幼苗在冬季儲存在不低於10℃的溫度下,這種可能性會降低)。高於18度)。為了使種植的洋蔥更快地生根發芽,可以將它們預先浸泡在特殊生長刺激劑的溶液中。
種植時必須確保行中每個洋蔥之間有 4-5 公分的自由空間,行與行之間有 15-20 公分的自由空間。在這種情況下,球莖必須底部朝下放置,並覆蓋一層薄薄的土壤。